Month: December 2010

今后该怎么走?

岁月从不曾停下它的脚步,因此,“今后该怎么走?”也是我时时刻刻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思考了一段时间,我想是时候将它整理一番。这一篇就让我好好儿的省思过去,并且为未来拟一个蓝图,或者是让自己有个努力的大方向。除此之外,我也试着为自己的散文定位,为什么写?该怎么写?或许历经时间的洗礼,思想会有些变动,没事儿,等到了那个时候再重新定位。不过,核心的东西应该是不会变的。 从小到大不断地和“长大想干嘛呢?”这句话打交道。同样的一个问题,我想我给过千百种答案。也不是回答得不诚恳,回答的当儿真的觉得那个梦想还蛮适合我的,只是日后发现了更有趣的梦想或者觉得那个梦想不切实际而忘了。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场面:“诶?你不是说以后想当XXX?现在怎么读XXX?”可是,无论我多努力地往记忆里搜寻那个梦想的由来却压根儿想不起来我说过什么。不过,有的梦想会在你不知不觉当中牵引你向它靠近。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想写作是其中之一个。 初到英国自我介绍的时候,总得附上我为何转系的故事。其实自己也很怀疑,如果这个是我真正关心并且会往这方面发展的领域,为什么几年前都没料到呢?甚至还到北京绕了一圈念了一个不相干的科系。虽说前者是我的兴趣所在,后者却是我日夜担忧的一块。怎么说都还是中国文学和社会科学差距很大。神奇的是,一个学期下来,当我不断地接受知识不断地思考的时候,逐渐觉得它们其实很近。 回想以前在中国文学史的课上,听到:“文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很惊讶古人赋予文学的高度。在阅读一些中国文学赏析的时候,写得再浪漫的诗词也可以说成是君臣爱国关系。好像只要跟“爱国”扯上关系,文章才会变得有价值。中国文学很美,美得让人着迷。柔情似水的中国文学配上爱国主题,他们之间的微妙关系不禁让我感到困惑。难道一切感悟都由爱国而生? 目前据我所了解的社会科学就是一门非常关心各种社会现象的科目。对任何政策任何想法任何现象都持批判性思维,提出对策之后,又有学者提出质疑。很多时候难免会放大隐忧,在现实以及推测之间难以拿捏。总的来说,它所涉及的活动就是长期观察社会而进行批判。领悟这一点的当儿,忽然发现它和中国文学很像。鲁迅的短篇小说不也是在批判社会现象?诸子百家的散文不就是在为君王提供治国的对策?他们之所以“不朽”,我想是因为他们文章所表达的关心、担忧和批判。 旅行对我来说是寻找自己的一个过程。最长的旅行长达四年——北京,最短的旅行可以是一个下午。旅行是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了特定的事,看到特定的风景,遇上特定的天气,碰到特定的人,有特定的感想。既然是特定的,就值得记录。阅读一篇有关游记的论文,说早期的游记以及驻地记者所提供的新闻是非常模糊划不清界线的。早期的游记在某种意义上也关心当时的社会。因此,无论哪种文体,都要有所关心。 当然旅游所进行的活动还包括了看风景、尝尝地道美食、遇到了什么人、和同行的人共度好时光等等。构成一个旅程的元素很多。都写进文章里的话,就实在太多了,没有重点,甚至会有变成古代女人缠脚布的危险。怎么挑内容呢?我想,就让时间筛选内容,让思绪沉淀。因此,热辣烫手不会是我的风格。写起来或许更像是回忆录。我中文系半途出家,社会科学尚在初学者的阶段。要写出好的文章还有一段很长很远的崎岖路要走。可是我期待铁杵磨成针的那一刻。愿在这里呈现给大家的是一杯又一杯温热香醇且耐人寻味的咖啡。 “A part of us ‘does not return’ from the journey, and it is this part that obliges us to write.”Quote from “Pour une litterature voyageuse” ❀ 我 拎 着 纸 笔 到 2011 年 旅 行 去 ❀ 备注:部落格快三个月大了,感谢朋友们家人的支持,还有那些虽然没留下足迹却默默关注的人。为了让它更好,不少人也给了我许许多多珍贵的意见。其中就有人说文章有点儿太长,不一定有时间读。可是若没有一定的长度的话,又没办法清楚交代我的想法。有的人说希望看到更多的图片。也有人说太多图片会让人分心。于是,我想出了一个办法,希望大家喜欢。当你需要一些东西刺激你的脑袋进行思考的话,欢迎来这里做客。当你只想轻轻松松让脑袋休息的话,欢迎到Come Travel With Me Facebook Page的相册逛逛。祝大家新年快乐!